【專利摘要】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脂閥,包括本體,所述本體包括鋼珠、彈簧、閥體以及閥帽,所述閥體一端設置有進脂孔,所述閥帽設置在閥體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所述閥體內開設有與進脂孔連通的注脂通道,所述彈簧與鋼珠均設置在注脂通道內,所述鋼珠設置在注脂通道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所述彈簧一端與鋼珠連接,所述本體還包括主拆卸部,所述閥體對應進脂孔的另一端設置有副拆卸部,所述主拆卸部與副拆卸部可拆卸連接,所述主拆卸部上貫通設置有出脂孔,所述出脂孔與注脂通道連通,所述彈簧對應鋼珠的另一端抵觸在主拆卸部上。本實用新型具有一種分體式的閥體,且加工難度低,在製造過程中出現差錯的話還能進行返工,從而防止報廢,並提高成品率。
【專利說明】一種注脂閥
【技術領域】
[0001]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計領域,更具體的說,它涉及一種注脂閥。
【背景技術】
[0002]注脂閥一般應用於大型機械、石油化工裝備、球閥、平麵閘閥等設備上,是用來給機械設備加注密封脂的裝置;現有的注脂閥一般由閥體、彈簧、鋼球以及閥蓋組成,閥體包括進脂孔和出脂孔,且閥體內開設有均與進脂孔和出脂孔連通的注脂通道,且進脂孔與出脂孔的口徑均小於注脂通道的口徑,閥蓋設置在閥體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從而起到密封作用;鋼球與彈簧均設置在注脂通道內,鋼珠設置在注脂通道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彈簧一端與鋼珠連接且另一端抵觸在出脂孔上,彈簧的處於壓縮狀態,鋼球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堵住進脂孔;注脂閥在使用時,先將閥蓋擰下,再從進脂孔注脂,在注脂壓力的作用下,鋼球被頂開,從而使密封脂從出脂孔流出;但是目前的注脂閥的閥體是一體化結構,彈簧與鋼球均設置在閥體內,導致閥體與彈簧以及鋼球之間的加工精度較低,且加工難度很大,一旦在製造過程中出現差錯,就會使注脂閥報廢,導致成品率較低,所以具有一定的改進空間。
實用新型內容
[0003]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,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體式的閥體,且加工難度低,在製造過程中出現差錯的話還能進行返工,從而防止報廢,並提高成品率的注脂閥。
[0004]為實現上述目的,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:一種注脂閥,包括本體,所述本體包括鋼珠、彈簧、閥體以及閥帽,所述閥體一端設置有進脂孔,所述閥帽設置在閥體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所述閥體內開設有與進脂孔連通的注脂通道,所述彈簧與鋼珠均設置在注脂通道內,所述鋼珠設置在注脂通道對應進脂孔的一端,所述彈簧一端與鋼珠連接,所述本體還包括主拆卸部,所述閥體對應進脂孔的另一端設置有副拆卸部,所述主拆卸部與副拆卸部可拆卸連接,所述主拆卸部上貫通設置有出脂孔,所述出脂孔與注脂通道連通,所述彈黃對應鋼珠的另一端抵觸在王拆卸部上。
[0005]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主拆卸部與副拆卸部可拆卸連接,在生產製造時,先將鋼珠塞入注脂通道內,並使鋼珠堵在進脂孔與注脂通道之間,再將彈簧的一端抵觸在鋼珠上,這樣能夠方便安裝生產,然後將主拆卸部裝配到副拆卸部上,使彈簧對應鋼珠的另一端抵觸在主拆卸部上,當產生製造過程中出現差錯時,還能將主拆卸部從副拆卸部上拆下,重新安裝彈簧與鋼珠,然後再將主拆卸部與副拆卸部重新連接,這樣就能防止產品報廢;當進脂孔內有潤滑密封脂注入時,由於潤滑密封脂的壓力將彈簧頂開,從而使潤滑密封脂進入注脂通道內,再從主拆卸部上的出脂孔流出,最終流入待潤滑設備中,且此時鋼珠將進脂孔與注脂通道隔開,潤滑密封脂無法從進脂孔流出;該設計提供一種分體式的閥體,且加工難度低,在製造過程中出現差錯的話還能進行返工,從而防止報廢,並提高成品率。
[0006]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所述主拆卸部包括螺釘,所述副拆卸部包括螺紋孔,所述螺紋孔開設在閥體對應進脂孔的另一端,所述螺紋孔與注脂通道連通,所述螺釘與螺紋孔螺紋連接,所述出脂孔貫通設置在螺釘上。
[0007]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螺紋孔開設在閥體對應進脂孔的另一端,螺釘上開設有出脂孔,在生產裝配時,先將鋼珠與彈簧安裝在注脂通道中,再將螺釘擰入螺紋孔中,且鋼珠與彈簧在安裝過程中出現同心度不夠時,再將螺釘擰出螺紋孔,將鋼珠與彈簧重新安裝,保證同心度後,再將螺釘擰螺紋孔中;該設計能夠降低加工難度,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差錯時,能夠進行返工,從而防止產品報廢,提高產品的成品率。
[0008]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所述螺釘對應彈簧的一端開設有橫截麵呈環形的支撐麵,所述彈簧對應鋼珠的另一端抵觸在支撐麵上。
[0009]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彈簧在安裝時需要抵觸在支撐麵上,且彈簧受到注脂通道內壁的限製,從而限定彈簧對應鋼珠的另一端的位置,確保彈簧與進脂孔以及出脂孔之間的同心度;該設計能夠限製彈簧的位置,方便彈簧的安裝。
[0010]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所述螺釘對應彈簧的另一端開設有用於擰動螺釘的內六角孔。
[0011]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使用者可以使用與內六角孔適配的六角扳手,來擰動螺釘,從而將螺釘擰入螺紋孔或者擰出螺紋孔;且由於內六角孔能夠增大扳手的擰動麵積,受力充分且不容易損壞;該設計能夠方便擰動螺釘。
[0012]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所述彈簧與鋼珠之間還設置有彈簧座,所述彈簧座一端與鋼珠抵觸連接且另一端與彈簧抵觸連接。
[0013]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彈簧與鋼珠直接進行抵觸連接的話,會容易發生相對滑動,且彈簧在鋼珠上的抵觸麵積有限;彈簧座對應的彈簧的一側設置有供彈簧抵觸的平麵,且對應鋼珠的一側設置有與鋼珠抵觸的抵觸麵,所以彈簧座能夠起到過渡作用;該設計能夠使鋼珠與彈簧連接的更加可靠。